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第9期文章
  •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vector-mediated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rAAV-hTERT)转染对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将构建好的rAAV-hTERT转染P2代体外单层培养的髓核细胞.用重组......

    作者:吴剑宏;阮狄克;王德利;张超;何勍;王超锋;张燕;辛洪奎;顾韬;徐成;刘玥 刊期: 2012- 09

  • A型肉毒毒素一侧椎旁肌注射建立双足直立鼠脊柱侧凸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建立双足直立鼠脊柱侧凸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56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F、G组,每组8只.将所有大鼠截除双前肢,予高笼喂养,建立双足直立鼠模型,同时行全脊柱前后位X线片检查,剔除存在脊柱侧凸的大鼠,并及时补充.截肢后3d,A~F组大鼠于胸椎后凸区域右侧椎旁肌多点注射BTX-A,注射剂量分别为100U、50U、25U、12.5U、6.......

    作者:沈晓龙;周许辉;刘洋;田野;东人;袁文 刊期: 2012- 09

  • 显微CT旋转步长对牛腰椎松质骨重建图像及数据的影响

    目的:探讨显微CT对牛腰椎松质骨扫描时不同旋转步长对扫描时间、磁盘占用、重建图像质量及骨形态计量学数据的影响,为松质骨扫描设定旋转步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牛同一腰椎的8块矩形离体松质骨,尺寸为4×2×2mm,依次设定旋转步长为0.25°、0.30°、0.40°、0.50°、0.75°、1.0°、1.5°、2.0°进行显微CT扫描,将步长0.25°设为对照组,比较其他7个步长组的三维重建图像质量、......

    作者:陶剑锋;赵丹慧;吴成爱;綦慧;王宏刚;王娜 刊期: 2012- 09

  • 平山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平山病(Hirayamadisease,HD)又称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juvecusculratrophyofdistalupperextremity),早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KeizoHirayama)在1959年报道.目前全球报道本病约1500例,主要发生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及欧美国家,多为散发,罕见家族史.平山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但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预后与运动神经元病完全不同.......

    作者:刘鑫;孙宇 刊期: 2012- 09

  • 髓核细胞鉴定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这些方法不能阻止或延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进程,如腰椎融合术反而可能促进相邻椎间盘的退变病理进程.干细胞移植可以分化为髓核样细胞或/和可以促进退变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的增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髓核细胞和关节软骨细胞表型非常相似,这些细胞均表达Ⅱ型胶原、SOX-9和聚集糖胺聚糖(目前常用这三个指标来鉴定这些细胞),如何准确地区分干细......

    作者:董俊文;李浩鹏 刊期: 2012- 09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生的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技术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以及肌电图(EMG),其不仅已作为脊柱外科手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的重要评估依据和手段,而且已逐渐地应用于颈、胸椎手术术中脊髓功能监测,成为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维涛;李放 刊期: 2012- 09

  • 恰当选择脊柱结核手术入路

    长期以来脊柱结核从前方入路进行病灶清除几乎已成常规选择,然而,近年在国内外从后方入路进行前方椎体病灶清除的报道逐年增多.如何客观地评价、恰当地选择脊柱结核手术入路,是目前外科治疗中存有争议的问题.1前路病灶清除术......

    作者:王自立 刊期: 2012- 09

  • 关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入路问题

    药物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石,病灶清除术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手术入路是影响病灶清除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的病灶清除入路到底是采用前方入路还是后方入路,文献报道不一,多数学者主张前路病灶清除,通过前方入路实现病灶清除、前方植骨、内固定似乎也代表了目前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主流.笔者认为,脊柱结核病灶发生部位绝大多数为椎体(占99%以上),从清理病灶角度来看,经前路手术病灶清除避免了后路手术经未受结......

    作者:马远征 刊期: 2012- 09

  • 胸椎结核后入路手术的优点与适应证

    脊柱结核以胸腰段脊柱结核为常见,其主要累及部位为脊柱的前、中柱.鉴于脊柱结核的特点,Hodgson和Stock于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了脊柱前路手术术式,而且多年来前路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常用术式.该入路视野开阔,直接显露病变椎体,可以对病灶内的死骨、椎旁脓肿作彻底的清除,且术中不会造成后柱结构的破坏,能大限度保留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对于开胸手术或胸骨劈开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术中需单肺通气、......

    作者:张宏其 刊期: 201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