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医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患者行椎弓根钉固定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患者行椎弓根钉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骨质疏松患者经骨水泥灌注后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比较患者术后1周和复查时的X线片,观察内置物有无松动,骨水泥固定螺钉周围有无透亮线出现.并对复查患者行固定节段的CT扫描,观察螺钉周围有无透亮线出现.结果:18例(90%)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X线片中均未发现内置物松动或脱出,固定节段植骨愈合良好,在骨水泥固......
作者:邑晓东;卢海霖;陈明 刊期: 2005- 02
-
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multi-levelnoncontiguousspinalfractures,MNSF)的受伤机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2年1月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的36例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SIA分级、感觉运动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MNSF患者共累及椎体78个节段,关键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脊髓不......
作者:王华东;史亚民;侯树勋;李利 刊期: 2005- 02
-
白细胞介素-1β对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电生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酶解分离获得单个脊髓背角感觉神经细胞,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用药前后神经元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电流(INa)、钙电流(ICa)和钾电流(IKv)的变化.结果:IL-1β抑制内向INa和ICa,增强外向IKv,IL-1β的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IL-1β改变各......
作者:郭伟韬;郑启新;郭晓东;郝杰;王运涛;彭瑞 刊期: 2005- 02
-
复方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细胞凋亡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8h、1d、3d、7d、14d、28d)处死大鼠,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阳性细胞.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
作者:刘世清;赵东明;王海斌;周华 刊期: 2005- 02
-
脊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转归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治疗理念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脊柱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逐渐成为脊柱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脊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转归对确立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方式、切除范围等具有指导作用,是制定外科治疗策略、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作者:杨兴海;肖建如 刊期: 2005- 02
-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后复发1例报告
患者女,18岁.因骶髂部及双下肢进行性疼痛8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3d于2001年4月入院.查体: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跟腱反射活跃,双下肢L1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病理征阴性,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作者:陈志;冯华;林江凯;朱刚;杨柳;许建中;王宪荣 刊期: 2005- 02
-
前路颈椎自锁钢板加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
我院根据脊柱界面固定理论和神经根管扩大理论,参照国人的解剖特点,自行制作了纯钛螺纹笼状椎间融合装置(WDFC)[1].1998年用于临床,经56例随访观察,发现2例术后有部分旋出松动.为加强椎体间稳定性,2001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颈前路自锁钢板与WDFC联合应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患者36例,疗效满意,短期随访未见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谭远超;刘峻;张恩忠;邵诗泽 刊期: 2005- 02
-
应用异体骨螺纹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异体骨螺纹融合器(ATFC)行颈椎前路融合的疗效,观察融合器的转归.方法:20例患者行单间隙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后置入ATFC,并与20例植入自体髂骨(AICA)者对照.根据影像学资料,观察不同时期ATFC在体内的变化,测量椎间高度及节段前凸角改变,判断融合情况,并根据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TFC组与AICA组各有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5年与3.4年.ATF......
作者:彭新生;陈立言;李佛保;潘滔 刊期: 2005- 02
-
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目的:测试自行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CIFC)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其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48个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6组,A组,完整颈椎节段;B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C组,Harmscage;D组,SyncageC;E组,Carboncage;F组,HCIFC.除A组外均完全切除C3/4椎间盘后置入以上颈椎内置物,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计算出各组平均刚度及体积相关刚度,并行统计学比较.结......
作者:顾宇彤;贾连顺;陈雄生;袁文;肖建如;汪军;崔淑芳;李小慧 刊期: 2005- 02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不同术式长期随访结果比较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不同术式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颈椎前路手术疗效的技术因素.方法:1985年8月~1992年12月,共收治各类颈椎疾病患者856例,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632例.单节段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176例,多节段61例;单椎体切除两间隙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128例,两个以上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37例;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器181例,多节段49例.随访2~18......
作者:邹德威;谭荣;马华松;周雪峰;邵水霖;海涌;白克文;陈晓明;陈志明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步行负荷试验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
- 2 经皮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初步观察
- 3 腰椎间盘突出矢状位重建的CT表现
- 4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共培养后的营养效应和类髓核分化效应
- 5 寰椎陷入型颅底凹陷症1例报告
- 6 快速成型技术在重度先天性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 7 棘突间撑开装置的临床应用带来了什么?
- 8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的诊断与治疗
- 9 一期前路手术治疗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 10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动物模型
- 11 显微内窥镜下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
- 12 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13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治疗L4/5单节段退变疾病的疗效对比
- 14 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
- 15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建立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影像学观察
- 16 野战方舱内施行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可行性研究
- 17 褪黑素受体在不同程度退变腰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
- 18 经骶2髂骨螺钉内固定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 19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
- 20 新型微创椎弓根钉-板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