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研究进展
前路减压融合术已成为当前治疗颈椎病的常规术式.但近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融合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融合不良致假关节形成,相邻节段应力增加导致的退变,融合后继发小关节肥大导致的疼痛性椎管狭窄,供骨区疼痛、感染等[1-6].患者常常不得不接受二次手术.这些成为困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颈椎全椎间盘假体置换(totaldiscreplacement)的问世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刘晖;尹庆水 刊期: 2005- 02
-
不同术式治疗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环锯减压柱状植骨与椎体次全切除块状植骨加内固定治疗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91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前路环锯减压柱状双面皮质骨植骨术(45例)及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块状双面皮质骨植骨加内固定术(46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环钻减压组平均改善率为45%,优良率64%,3例并......
作者:何洪波;李康华;雷光华;朱勇;邓展生;胡建中;龙文荣;王锡阳 刊期: 2005- 02
-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3年12月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412例患者的早期并发症情况,其中颈椎病258例,颈椎外伤138例,颈椎肿瘤8例,颈椎结核8例,选取性别、年龄、术式等指标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单因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42例出现51例次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19%,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28例次(6.80%),间接......
作者:王健;瞿东滨;梁芳果;金大地 刊期: 2005- 02
-
小牛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应用不同内置物重建后的极限力学测试
目的:测试小牛颈椎椎体次全切除不同内置物重建后标本的极限力学性能.方法:32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分成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组(AC-AFF)、钢板髂骨组(AI)、钢板钛网组(AT)及对照组(未行手术组),测量每组标本的大载荷和大位移.结果:正常小牛颈椎标本的极限载荷高为(1182±12.24)N,AI组的承载能力差为(973±9.02)N;AC-AFF组极限载荷为(1060±11.40)N,高于AT......
作者:王良意;陈德玉;王新伟;郭永飞;徐建伟;王以进 刊期: 2005- 02
-
颈椎人工椎间盘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是一种粘弹性组织,连接上下椎体,有稳定脊柱、吸收震荡、传递载荷、分布应力的作用.既能保证脊柱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又能限制其过度活动.在颈椎退变的治疗中,椎间融合术可以撑开椎间隙,重建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恢复后纵韧带的紧张度,增加节段稳定,并有助于骨赘的吸收.但融合术改变了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临床表现、影像学、生物力学资料都表明其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加速[1,2].Hilibrand等[3,......
作者:庄苏阳;吴小涛 刊期: 2005- 02
-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ASIA评分及改善率,并与10例保守治疗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施行减压及稳定手术可取得比保守治疗......
作者:洪毅;张庆民;李想;关骅 刊期: 2005- 02
-
颈椎损伤漏诊4例报告
颈椎损伤合并其它部位损伤较为常见[1],如不能及时确诊,将有可能导致颈椎或脊髓原有损伤加重.本文报告4例颈椎损伤漏诊患者,对其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侯黎升;阮狄克;李超;何勍;魏更生;胡永胜 刊期: 2005- 02
-
双侧斜位X线片判定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孔道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形导针配合双侧斜位X线片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孔道准确性的可行性.方法:在干燥人C3~C7标本的椎弓根峡部环扎钢丝,拍摄X线片.做出通过椎弓根中央及破坏椎弓根内、外侧壁3种孔道,插入螺旋形导针,拍摄X线片.分别采用前后位与单侧斜位X线片相结合、单侧斜位X线片及双侧斜位X线片判定导针置入位置,比较X线片判定结果与实际所做孔道的符合率.结果:斜位X线片上,椎弓根椭圆形影是由椎弓根峡部形成......
作者:刘一;张绍昆;张金禄;王柏;潘润泽 刊期: 2005- 02
-
颈椎疾患研究动态
1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应用内固定问题多节段颈椎前路融合使用钢板固定可以提高椎间融合率,但是对于单节段前路融合来说,应用前路钢板固定的必要性存在争议.TheSpineJournal上2004年10月刊登了Samartzis等人的文章,作者比较分析了69例颈椎前路单节段融合术的临床和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髂骨块作为植骨材料,其中38例未行内固定,31例采用钢板系统前路坚强固定.......
作者:海涌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爆震伤后运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 2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近端邻近节段迟发性感染3例报告
- 3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 4 上颈椎原发肿瘤的治疗——附21例报告
- 5 姿势反射失衡在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
- 6 成人颈椎间盘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测定及意义
- 7 极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 8 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
- 9 自体脂肪颗粒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实验研究
- 10 应用自制带冷光源半椎板拉钩有限化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11 连续置钉或间隔置钉矫治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
- 1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现状
- 13 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14 臀大肌肌瓣推移填塞治疗骶骨脊索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
- 15 颈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平面与运动平面的差异分析及临床意义
- 16 浅谈对微创脊柱外科的认识
- 17 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的研究近况
- 18 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线粒体自噬蛋白及凋亡因子的表达
-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与腰椎间盘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颈前路分段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