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第10期文章
  • 骨形态形成蛋白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

    骨形态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是由Urist在196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可溶性透膜糖蛋白,属于轻型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

    作者:赵伟峰;任先军 刊期: 2003- 10

  • C4、C5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患者女性,18岁.因颈部疼痛不适1年,疼痛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渐感右颈肩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后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夜间睡眠及日常学习受影响,并逐渐出现头昏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

    作者:季卫平;周健;李浩 刊期: 2003- 10

  •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17例报告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静脉栓塞多见于较大的脊柱矫形、重建、融合手术,而且与麻醉方法及是否存在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脊柱围手术期中存在较多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曾忠友;金才益;裴斐;黄志海 刊期: 2003- 10

  • 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初步报告

    目的:提高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植骨融合率,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经病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及后外侧植骨治疗.结果:术后1周X线片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20mm恢复至平均35mm,占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94.5%;后凸Cobb角(病椎术后上下终板连线的夹角)由术前的平均27°矫正至平均4.5°.23例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Cobb角丢失不超过1......

    作者:梁必如;刘景发;苏培基;陈敢峰;刘永恒;吴俊哲 刊期: 2003- 10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

    头颈部遭受外力时发生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致伤轻微、检查后未见颈椎骨折、脱位,却发生颈脊髓损伤的情况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对这种损伤的原因、机制一直存在不同的见解.传统观点认为,这种损伤系颈椎一过性脱位所致,但是这种理论从未得到临床证实.......

    作者:党耕町;孙宇;刘忠军 刊期: 2003- 10

  • 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颈椎减压术后的MRI观察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切除与不切除后纵韧带术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颈前路减压患者的术后MRI检查资料,其中行颈椎后纵韧带切除者12例,未行切除者10例.观察脊髓形态,测量脊髓矢状径,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36个月,MRI显示后纵韧带切除组术后与术前脊髓矢状径差值大于未行后纵韧带切除组(P<0.01).结论:颈椎前路切骨减压时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可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有利于脊......

    作者:王新伟;陈德玉;赵定麟;贾连顺;袁文;倪斌 刊期: 2003- 10

  •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研究进展

    寰枢椎不稳的原因中以创伤为常见,其直接的和潜在的危害性都较大,若处理不及时,随时会发生脊髓受压,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对寰枢椎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其不稳的机制以及临床治疗都有了很大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许国华;李家顺;贾连顺 刊期: 2003- 10

  • 颈椎前路异体骨移植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

    目的:探讨异体骨移植结合钛钢板、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及钛网进行颈椎前路重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999年12月至2002年3月应用冻干异体骨移植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一体化钛钢板融合器固定或钛网结合前路钛钢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治疗126例颈椎病患者,共随访67例,平均随访时间13.6±2.7个月,按JOA评分及Nurick分级评定手术效果,X线检查判定融合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J......

    作者:王岩;张永刚;肖嵩华;刘郑生 刊期: 2003- 10

  • 颈前路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目的:分析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结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4个月~3年1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1例合并颅脑损伤者残留部分头痛、头晕.结论: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供选择的方......

    作者:龙亨国;李展振;祝海炳;洪文跃;刘玖行;危立军;刘志安;明文义 刊期: 2003- 10

  •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稳定的X线测量

    目的:探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在交感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测角仪测量了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将C2/3、C3/4、C4/5、C5/6角位移和椎体间滑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在过伸、过屈位片上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C4/5、C5/6间角位移和C3/4、G4/5、C5/6椎体间滑移显著增大(P<0.05).结论:交感......

    作者:刘延青;刘熙海;孙宇;党耕町 刊期: 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