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006年对12例脊髓空洞症患者行脊髓后正中沟造口内引流术治疗,男9例,女3例;年龄19~57岁,平均26.8岁.术前均行MRI检查,空洞部位:颈段7例(C2~C61例,C2~C72例,C3~C73例,C4~C71例),颈胸段4例(C4~T82例,C4~T101例,C5~T91例),颈胸腰段(C5~L2)1例.其中伴Ch......

    作者:徐军;田军;许超蕊;郑伟卓;陶树清 刊期: 2007- 12

  • 改良内窥镜下行后路腰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

    目的:探讨改良内窥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2月~2007年3月应用自制直径2.6cm工作通道在METRx内窥镜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8~72岁,平均51.2岁.腰椎管狭窄症5例,Ⅰ度腰椎滑脱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作者:王建;周跃;初同伟;王卫东;张正丰;李长青;张年春 刊期: 2007- 12

  • CT测量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CT测量在经口咽入路改良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手术中的作用.方法:1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均采用Ⅱ代解剖型TARP内固定手术,术前行寰枢椎薄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与TARP内固定的相关指标,并应用测量数据指导手术实施.结果:术前CT测量寰椎钉道长度为18.7±1.3(16.2~21.1)mm,枢椎钉道长度为14.7±0.9(12.8~15.6)mm,寰椎进钉......

    作者:艾福志;尹庆水;徐达传;夏虹;吴增晖;昌耘冰;权日;章凯;麦小红;刘景发 刊期: 2007- 12

  • 不同控制出血方法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不同方法控制出血的效果及其实用价值.方法:将143例骶骨肿瘤患者根据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A组)12例,髂内动脉结扎(B组)71例,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C组)9例,单纯低位腹主动脉阻断(D组)5例,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加髂内动脉结扎(E组)25例,未行控制出血的对照组(N组)21例.记录各组术中出血量,观察各组术中骶神经损伤、术中和术后出现休......

    作者:路小勇;崔现平;张志 刊期: 2007- 12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对病程、年龄、退变椎数、侧凸Cobb角、椎体侧方移位等因素与JOA评分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有腰痛,16例坐位腰痛;34例有根性症状;29例有腰部压痛;21例有根性体征;7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中3......

    作者:胡三保;郭昭庆 刊期: 2007- 12

  •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下颈椎三柱损伤后单独经关节螺钉固定(TAS)、经关节钉棒系统固定(TRS)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LRS)的三维稳定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C5/6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单独经关节螺钉(TAS组)、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TRS组)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LRS组)三种方法固定,在非限制性和非破坏性的实验条件下测试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结果:T......

    作者:徐荣明;刘观燚;马维虎;毛路;孙韶华;黄雷;应江炜;蒋伟宇;王以进 刊期: 2007- 12

  • 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指脊髓内存在异常液性囊腔的一组病症.Milhorat根据105例脊髓空洞症死亡患者尸检的病理研究发现脊髓空洞多是其他疾病的继发改变[1],结合临床资料和病因分析,将其分为交通型、非交通型、萎缩型和肿瘤型[2].根据这一分型,可以区分各类型脊髓空洞不同发病机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3].笔者对不同类型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嵘;邱勇;蒋健 刊期: 2007- 12

  • 椎间盘退变的细胞治疗进展

    椎间盘退变是人体的一种自然衰老过程,但它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尤其是椎间孔狭窄)、退变性腰椎体滑脱、节段性腰椎不稳定和退变性腰椎侧凸等.至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基础科学在椎间盘退变的组织病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使得椎间盘再生治疗成为近10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

    作者:张加芳;郑召民 刊期: 2007- 12

  • 脊柱后路术后巨大假性脊膜膨出并发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

    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脊膜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低至1%[1],也有高达14%的报道[2].一般脊膜损伤后脑脊液漏量较少时常可自愈.如果脑脊液持续外漏,则易引起脑脊髓膜炎.如脑脊液渗出后形成积液腔隙,可形成假性脊膜膨出[3].腰椎术后假性脊膜膨出的发生率约为0.19%~2%[4],但引起巨大假性脊膜膨出的病例很少,合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处理尤为棘手,目前国内尚无该方面报道.我科自1997年至2007年2月......

    作者:王斌;邱勇;李卫国;俞扬;朱泽章;钱邦平;朱峰 刊期: 2007- 12

  • 椎弓根钉钩板在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

    1995年5月~2000年10月,我院骨科应用椎弓根钉钩板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36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手术年龄35岁(18~46岁),单纯峡部裂12例,伴Ⅰ度滑脱者24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下腰部疼痛症状,站立行走久时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6例.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左、右斜位X线片及动力位摄片,......

    作者:曹学伟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