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年第1期文章
  • 凸侧共平面矫形技术与凹侧平移技术对特发性胸椎侧凸的矫形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凸侧共平面(Coplanar)矫形技术与传统凹侧平移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scoliosis,IS)胸弯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评估凸侧Coplanar矫形技术在IS胸弯患者矫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9月分别应用凸侧Coplanar技术(Coplanar组)和凹侧平移技术(传统组)行后路矫形术治疗IS胸弯患者94例.Coplanar组47例,其中......

    作者:盛飞;夏超;薛冰川;江龙;徐磊磊;邱勇;朱泽章 刊期: 2019- 01

  • 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前路后凸偏心撑开复位技术治疗的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63例,其中男55例,女8例,年龄21~73岁(48.8±12.2岁).脱位节段:C3/44例,C4/59例,C5/626例,C6/722例,C7/T12例;单侧脱位22例,双侧脱位41例.合并创伤性椎......

    作者:刘科;邓珏;张正丰 刊期: 2019- 01

  • 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患者中脊髓畸形和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脊髓畸形及脊髓外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5例腰骶部半椎体患者,其中男35例,女40例,平均年龄13.8±9.1岁(3~41岁).术前均行全脊髓MRI、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腰骶部半椎体患者脊髓畸形及脊髓外畸形的发生情况.脊髓畸形包括脊髓纵裂、脊髓空洞、Chiari畸形、脊髓拴系、低位......

    作者:王玉;刘臻;孙旭;李洋;王斌;钱邦平;邱勇;朱泽章 刊期: 2019- 01

  • 脊髓锐器伤患者中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锐器伤患者中长期神经功能恢复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脊髓锐器伤患者61例,其中男49例,女12例,受伤年龄28.9±11.7岁(8~53岁).颈脊髓损伤15例,胸脊髓损伤39例,腰脊髓损伤7例,均进行了无差别的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平均随访时间8.6±5.4年(2~30年).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

    作者:蔡亚飞;王方永;洪毅 刊期: 2019- 01

  • 选择性融合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站立和坐位腰椎与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选择性融合对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站立位和坐位腰椎与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后路矫形融合术的24例Lenke1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15岁(13.0±1.8岁).Lenke1A型12例,Lenke1B型5例,Lenke1C型7例.根据手术融合节段将患者分为选择性融合组(STF组,n=13,下端融合至L18例......

    作者:袁倚文;刘臻;胡宗杉;李劼;曾昌淳;邱勇;朱泽章 刊期: 2019- 01

  • 后路椎弓根螺钉钉道强化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fractures,OVF)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5年12月41例OVF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37例,男4例;年龄72.0±5.8岁(66~88岁);病程6.75±3.20个月(8h~27个月);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平均T值为-3.80±1.1......

    作者:郭丹青;张顺聪;梁德;于淼;莫国业;李大星;李永贤;郭惠智 刊期: 2019- 01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矢状面平衡的特点及对腰椎侧凸的影响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特点及其对腰椎侧凸的影响,探讨矢状面平衡参数改变在退变性腰椎侧凸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病例组)90例,男37例,女53例,年龄51~77岁(57.1±5.8岁).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的无腰椎侧凸的5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照组(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50~76岁(56......

    作者:吴海龙;郭尔斐;张帅;梁丙寅;张斌;武建忠;张立兴;丁文元 刊期: 2019- 01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相对位置的影像学测量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lumbarscoliosis,DI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I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I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ma......

    作者:徐帅;梁彦;朱震奇;夏威威;刘海鹰 刊期: 2019- 01

  • 异时连体共生对小鼠椎旁肌肉衰老退变的影响

    目的:通过异时连体共生(heterochronicparabiosis,HP)模型检测年轻小鼠血液循环环境对年老小鼠脊柱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选择4月龄的年轻小鼠及18月龄年老雌性小鼠,通过手术建立年轻和年老小鼠同时(isochronicparabiosis,IP)、异时连体共生模型.连体8周后将小鼠分成同时连体年轻小鼠组(youngisochronic,YI),异时连体年轻小鼠组(younghe......

    作者:雷昌斌;王东;林宏生;唐新文;黄长兵;蔡永得;王炯 刊期: 2019- 01

  • 基于CT/MRI融合建立的Kambin三角三维模型与标本测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基于CT/MRI融合图像建立的Kambin三角三维(3D)模型与标本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0例新鲜成人腰椎标本,女6具,男4具,年龄39~76岁,平均59.5±13.0岁.先进行3D模型数据测量:将标本分别进行CT和MRI扫描,获取腰椎标本的CT及MRI影像数据并对腰椎Kambin三角行3D融合重建,在3D模型上测量腰椎神经根出口处直径(d)、神经节大直径(D)、......

    作者:王敏;赵庆豪;苏志海;黎庆初;丁自海;吕海 刊期: 201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