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第7期文章
  • King 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三维矫形融合节段的选择.方法:1997年7月~2002年6月手术矫形治疗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79例,平均年龄14.3岁,其中KingⅡA型28例,均行选择性胸椎融合,平均融合椎体8.5个;KingⅡB型51例,均固定融合胸椎与腰椎,平均融合椎体11.8个.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个月(12~57个月),KingⅡA型胸弯矫正率为56%,KingⅡB型......

    作者:李明;陈强;倪春鸿;侯铁胜;朱晓东;王善松;赵新刚;刘洋 刊期: 2004- 07

  • 6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661例胸腰椎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骨科收治的6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457例,女204例,年龄6~83岁,平均33.5岁,其中手术治疗共523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骨折发生的年龄主要在20~49岁;除50~59岁年龄段无性别差异外,其他年龄组性别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0岁以上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他组均以......

    作者:韦兴;侯树勋;史亚民;李小红;李利;马慧 刊期: 2004- 07

  • 脊柱侧凸患者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胸椎侧凸患者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胸椎侧凸患者行胸椎CT平扫,测量T4~T12椎体横断面上右侧肋骨小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小头连线(线RR)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至主动脉中点连线与线RR的夹角(β)、线RR至椎管前壁的垂直距离(a)、左侧肋骨小头前缘至主动脉后壁的距离(b)、椎体横径(c)及椎体旋转角(γ),并与64例无脊柱畸形者对比.结......

    作者:贺永雄;邱勇;王斌 刊期: 2004- 07

  • 双侧椎动脉结扎致颈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对颈髓的影响.方法:结扎兔双侧椎动脉颈段,在术后4h、8h、24h、28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兔颈髓组织细胞形态学及相关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术后4h、8h、24h组颈髓血流灌注量明显下降,术后28d组无明显改变;术后8h、24h组颈髓呈急性缺血性改变,而4h、28d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可引起兔颈髓相应区域急性缺血损伤,......

    作者:邓天琼;任先军;赵伟峰;蒲渝;周飞舟 刊期: 2004- 07

  • 生物可吸收材料内置物在脊柱外科应用的现状及进展

    随着可吸收材料内置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脊柱外科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应用可吸收脊柱内置物在脊柱外科特定范围内应用的潜在优势,新的适应脊柱生物力学要求、降解吸收率符合脊柱内固定不同需要的可吸收内置物正不断产生.这些可吸收内置物保持了传统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同时克服了传统内固定的缺点,如内固定松动、移位以及影像学的伪影,已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包括颈椎前路钉板、腰椎前路钉板、脊柱融合器以及供骨区重建等......

    作者:于博;田京;靳安民 刊期: 2004- 07

  • 组织和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对脊髓损伤(SCI)的病理生理机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科研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出现了许多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有希望的治疗手段.组织和细胞移植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现就其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姜勇;吕德成 刊期: 2004- 07

  •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对SCI病理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SCI过程可分为:1)急性损伤.主要是创伤本身对神经元造成的细胞坏死、轴突断裂等.2)继发性损伤.造成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坏死和凋亡,这一病理过程对SCI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SCI常导致脊髓不可逆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采用细胞移植治疗SCI的主要目的在......

    作者:周先虎;冯世庆 刊期: 2004- 07

  •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为脊髓、脊椎等结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继发性原因如手术、炎症等,使脊髓圆锥位置下降并被拴系在椎管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不一,症状复杂,部分患者表现隐匿,容易误诊[1].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和神经显微外科的不断进展,TCS逐渐被人们认识,治......

    作者:蔡卫华;贾连顺 刊期: 2004- 07

  • 棘突定位法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探讨以棘突为定位标志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棘突根部上缘水平线与关节突关节外缘垂线交点为基本定位点,L1~L4选此点,L5选此点下方5mm,T12选此点上方5mm进钉.用5具新鲜尸体做实验室手术模拟.临床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12例,并与传统横突定位法15例做初步对比.结果:按本定位方法在尸体标本上共置钉60枚,均获成功;临床应用12例共置48枚......

    作者:崔新刚;张佐伦;刘建营;刘峰;秦德安 刊期: 2004- 07

  • 脊柱后外侧融合过程中BMP-2、BMP-4基因的动态表达

    目的:研究脊柱后外侧融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情况,探讨BMP对融合过程的作用.方法:3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制作L4、L5双侧横突间自体骨植骨模型,按术后处死时间(0d、2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10周、6个月、10个月)随机平均分为12组.将融合组织平均分为3等份,与横突交界的上、下区域定为边缘区,中间区域定为中央区.以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段、不同融......

    作者:赵剑;谭军;赵敦炎;谭湘陵;侍德 刊期: 200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