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8.7岁(36~71岁),平均病程15.2±21.9个月(1~120个月)。根据术前CT及MRI矢状位和轴位影像将TOPLL分为四型:Ⅰ型为上胸椎(T1......
作者:刘啸;刘晓光;祝斌;刘忠军;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 刊期: 2014- 07
-
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段骨化减压41例,连续三节段骨化减压10例,连续四节段骨化减压4例,连续五节段骨化减压1例。共减压133个骨化节段,其中CT分型45个为单侧型骨化,34个为双侧......
作者:赵莹;史念珂;雪原;宗雅琪;林威;孙超;裴博;王沛;冯世庆 刊期: 2014- 07
-
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胸椎管减压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肋间隙胸膜外入路手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12年9月,对18例明确诊断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3~61岁,平均46岁。影像学证实均为单一节段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且不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及后纵韧带骨化。病变节段:T7/82例,T......
作者:黑龙;袁海峰;赵浩宁;乔永东;王自立;丁惠强 刊期: 2014- 07
-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单节段腹侧压迫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7个月。椎间盘突出部位:T7/81例,T8/94例,T9/109例,T10/118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1例,D级6例......
作者:曹俊明;雷涛;申勇;丁文元;张为;杨大龙;刘法敬;康立星 刊期: 2014- 07
-
“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5月因确诊单节段胸椎OLF于我院接受“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并获得随访的44例患者,排除合并其他脊柱疾病、超过1个节段分布以及外伤致病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手术时年龄24~76岁,平均56.8岁。节段分布:T10/1120例,T11/1214例,T9/......
作者:冯法博;孙垂国;陈仲强;刘忠军;刘晓光;齐强;郭昭庆;李危石;曾岩 刊期: 2014- 07
-
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其中单节段29例,连续型56例,跳跃型4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3例;胸椎间盘突出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9例。均采用经后路“揭盖法”椎板切除减压术。记录术中及术后神经......
作者:马迅;乔军杰;关晓明;冯皓宇;陈晨;霍建忠 刊期: 2014- 07
-
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选取小牛腰椎标本制成50个脊柱功能节段,每个节段均在纤维环上作一10mm横切口。按照不同修复方法随机平均分为5组:粘合剂组(A组,选用DermaBond粘合切口)、简单缝合组(B组,采用常规U型缝合法处理切口)、MPSS组(C组,采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处理切口)、粘合剂+简单缝合组(D组)及粘合剂+MPSS组(E组),然后进......
作者:杨洋;叶晓健;杨成伟;邓国英;程自申;余将明 刊期: 2014- 07
-
骨质疏松尸体腰椎中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尸体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pediclescrew,EPS)固定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pediclescrew,PMMA-PS)固定的稳定性。方法:16个腰椎标本取自4具新鲜尸体的脊柱(L1~L4)。年龄51~78岁,平均63岁,其中女性3具,男性1具。所有标本经X线检查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其中......
作者:刘达;伍红桦;郑伟;龚凯;蒋凯;廖冬发;雷伟;潘显明 刊期: 2014- 07
-
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脊髓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按脊髓损伤时间分为6h、12h、1d、3d、5d、7d、14d组,实验组按照Allen′s法制作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则仅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首先利用WesternBlot观察P27ki......
作者:黄克伦;滕红林;黄卡特;戴宇森;陈毕;黄智慧;陈必成 刊期: 2014- 07
-
炎症因子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discdegeneration,IDD)是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常导致颈肩痛、腰腿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近期研究[2]发现IDD过程中有一系列炎症因子参与,并与ID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关于IDD发病机制、各种炎症因子在IDD中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笔者就近年来关于炎症因子与IDD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胡博;张颖;田野;袁文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正确把握MIS-TLIF技术
- 2 颈前路分段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3 颈椎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混合应用有必要吗?
- 4 更换应用脑室引流管治疗严重脑脊液漏
- 5 前路小切口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患的远期效果
- 6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或前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关节突间压力的改变
- 7 甲基强的松龙与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
- 8 对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行选择性胸椎融合还是非选择性融合?
- 9 后路脊柱矫形术对右胸弯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乳房对称性的美学影响
- 1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脊椎活检在脊柱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
- 11 第二届全国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 12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前期研究
- 13 椎板减压治疗氟骨病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其与胸椎后凸的关系
- 14 症状性骶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 15 成人骶尾部巨大良性畸胎瘤1例
- 16 Mayfield头架下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整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 17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 18 再论脊髓损伤的修复
- 19 2014年中国脊柱侧凸年会征文通知
- 20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