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无改善或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需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或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8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27例(其中23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2例同时行椎间cage置入融合);经左前外侧入路腹膜外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1例.结果......

    作者:侯登国;刘晓光;刘忠军 刊期: 2007- 05

  • 椎间盘髓核细胞中Sox9与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组织中Sox9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30个椎间盘组织按Thompson分期分为Ⅰ~Ⅳ期,应用RT-pCR、Westernb1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期间盘组织中Sox9、Ⅱ型胶原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椎间盘髓核组织中Sox9mRNA的表......

    作者:赵哲;王文波;李吉友;刘洋;李雪松;马淑茜 刊期: 2007- 05

  • 无血清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条件的优化

    目的:探索无血清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条件的优化方案,为BMSCs应用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创造条件.方法:用含2%UtroserG的UltraCULTURE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扩增人B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再以全反式维甲酸、β-巯基乙醇和神经生长因子为主要成分组成6种诱导液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抗人β微管蛋白(......

    作者:吴斌;郑启新;郭晓东;吕浩;吴永超 刊期: 2007- 05

  •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中丝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中丝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ChABC治疗组(C组),每组24只.A组仅打开椎板及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C组和B组均采用Allen's法制作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即刻和随后每天1次连续1周蛛网膜下腔注射Ch......

    作者:陈德纯;任先军;唐勇;蒋涛 刊期: 2007- 05

  •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acid,VPA)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单纯损伤组(B组,n=20)、损伤后VPA治疗组(C组,n=20).B组和C组采用Allen's打击模型(25gcm),在T10段造成急性脊髓损伤,C组损伤后半小时给予VPA治疗,每日300m/kg,经腹腔分两次注射,直至取材;B组以相同......

    作者:南国新;廖维宏;李红运;伍亚民;王旭;王莉;龙在云 刊期: 2007- 05

  • 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立体培养与单层培养的生物活性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单层培养和旋转微载体立体培养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指标,探讨更加有效的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对获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24个椎间盘按年龄分为A组(20~25岁)、B组(26~30岁)、C组(36~45岁)及D组(>45岁),分别利用酶消化法进行单层细胞培养和旋转微载体立体培养系统进行立体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及速度、细胞生长活性、细胞分裂指......

    作者:刘勇;胡有谷;宁斌 刊期: 2007- 05

  • 高位脊髓损伤后早期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常发生心血管功能紊乱,特别是高位SCI(T6以上),发生率更高、出现更早、程度更重,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1].同时,血液动力学失稳还会使脊髓血流量和脊髓动脉灌注压进一步降低,加剧脊髓二次损伤[2],甚至发生神经恶化(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3],加重伤残程度.心血管功能异常是高位SCI或以高位SCI为主的多发......

    作者:刘育杰;沈岳;王爱民 刊期: 2007- 05

  • 椎管内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肿瘤的常见类型,其中很大部分自椎间孔向外生长形成哑铃形[1~3].自1998年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椎管内哑铃形神经鞘瘤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强;金大地;姚兴发;陈建庭;江建明;王吉兴 刊期: 2007- 05

  • 上颈椎微创外科技术及其适应证

    近10年来,随着上颈椎疾患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迅速发展,经口腔及开放前、后路手术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施行,但其创伤大、风险高、操作难.近几年来上颈椎微创技术也不断发展,应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治疗上颈椎疾患已成为现实.但各家报道的例数较少,治疗方法选择与手术适应证仍存在争议.在此,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池永龙 刊期: 2007- 05

  • 如何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常用的技术,用于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尽管PVP和PKP在国内外均积累了相当多的临床经验,但在具体应用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笔者对两项技术选择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郑召民;李佛保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