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第10期文章
  • 颈椎生物力学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因素在脊柱疾患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对脊柱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其力学研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有限元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是矩阵方法在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等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基本原理是把一个由无限个质点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划分为有限个小单元体组成的集合体.......

    作者:付裕;阮狄克 刊期: 2004- 10

  •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3例报告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临床上少见,我们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张作洪;胡勤乐;刘建雄;蔺志清;孙杰;费冰 刊期: 2004- 10

  • 脊髓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患者男,38岁.2004年5月6日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11~12肋部疼痛,曾在当地医院按肋间神经痛治疔,一直未缓解.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门诊行MRI检查,见T12~L1髓外硬膜内占位病变(图1),遂收入院.入院后查体:T6、L1叩痛,双肋弓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3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未引出,膝、跟腱反射略亢进,踝阵挛(+),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作者:张震宇;吴志岩;于钟毓 刊期: 2004- 10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的作用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加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组(A组)与仅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组(B组)各100例的疗效.疼痛程度用VAS评分评估.结果:A组患者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VAS评分在术后5d与B组出现差异(P<0.05),两组直腿抬高试验度数术后5d出现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加......

    作者:梁道臣;杨惠林 刊期: 2004- 10

  • 虚拟X线影像导航在颈椎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虚拟X线影像导航在颈椎内固定手术的作用.方法:对12例需行颈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采用虚拟X线导航引导下置入内固定物,其中,齿状突螺钉2例;C1-2关节突螺钉(双侧)2例;C3~C6侧块螺钉4例(双侧);颈前三节段以上长钛板4例,术后行X线正侧位摄片观察内固定置入情况.结果:X线正侧位片显示内置物与虚拟路径吻合,颈前钢板位于颈椎中线;CT显示齿状突、C1-2关节突螺钉位置理想.结论:虚拟X线......

    作者:蔡维山;郭东明;刘恩志;徐中和 刊期: 2004- 10

  • 经下腰椎侧方入路行第五腰椎病变椎体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经下腰椎侧方入路行L5椎体切除及前路脊柱稳定性重建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应用经下腰椎侧方入路行L5椎体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2例患者,1为椎管内神经鞘瘤,另1为乳腺癌L5椎体转移.结果:2例患者术后分别获得4个月和5个月随访,X线片均显示钢板和螺钉位置良好,植骨已经融合,均能下地行走.结论:通过下腰椎侧方入路行L5椎体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处理L5椎体病变的一种较合理的方法......

    作者:王先泉;张进禄;高聿同;仲江波;周东生;左文山 刊期: 2004- 10

  • 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疾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00年Sachs和Frankel首先报告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椎管狭窄症,由于疗效较好,得到人们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但因术中对椎板切除的范围掌握不一,术后处理缺乏相应措施,随着手术数量的增加,术后并发症如腰椎不稳、术后腰痛、坐骨神经痛也相应发生.1982年Hazelett等[1]报道腰椎小关节切除与腰椎不稳的发生有关,人们对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可致腰椎不稳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认为椎板切除破坏了脊柱后柱,......

    作者:张伯勋 刊期: 2004- 10

  • 脊髓损伤患者自我间歇导尿的可行性研究

    脊髓损伤可致截瘫或四肢瘫及各种并发症,其中排尿障碍较为常见.脊髓损伤造成的排尿障碍可终身存在,排尿障碍可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积水,严重者可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根据国际临床研究结果,间歇导尿术(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IC)可明显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1].由于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因此帮助患者学习自我间歇导尿(intermittentself-cat......

    作者:夏艳萍;郑红云;赵超男;关骅 刊期: 200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