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第11期

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延迟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鹏;吴燕峰;孟庆奇;黄霖;王文豪;高梁斌;唐勇;沈慧勇

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功能恢复, 大鼠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human fetal neural stem cells,hfNSCs)延迟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hfNSCs,选取200~250g的Wistar大鼠28只建立T9~T11节段脊髓挫伤模型,损伤后第9天取20只BBB评分为4~5分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移植组(每组10只),同时在T10水平脊髓中线两侧1.5 mm处分别给予2μl不含hfNSCs的杜氏磷酸缓冲液(DPBS)及2μl含有105个体外培养第2代hfNSCs的DPBS,细胞移植后第7、14、28、42、56天用BBB评分评价两组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第28天及第56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组大鼠损伤脊髓局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的表达情况,以评价大鼠损伤脊髓局部hfNSCs的存活及分化情况.移植后第56天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移植组与对照组损伤局部髓鞘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hfNSCs表达Nestin,并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61.2±1.6)%]、神经元[(27.6±3.4)%]及少突胶质细胞[(6.0±5.5)%].移植前及移植后第7、14天两组BBB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组在移植后第28、42、56天评分(分别为8.30±1.07分,11.30±1.05分,15.10±1.12分)较对照组(分别为7.00±0.98分,8.30±1.02分,9.10±0.96分)明显提高(P<0.05).在移植后第28天hfNSCs可分化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MAP2阳性的神经元和CNPase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在移植后第56天hfNSCs仍在损伤局部存活并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但未见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第56天星形胶质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1502.31±131.92)大于移植后第28天(628.98±119.31)(P<0.05),而少突胶质细胞在移植后第28天及第56天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移植后第56天MBP染色证实人源性少突胶质细胞参与损伤区髓鞘的形成,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移植组有完整和连续的髓鞘形成,对照组髓鞘呈断裂及畸形表现.结论:hfNSCs延迟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损伤局部髓鞘的形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