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经口咽寰枢椎侧块关节复位块状骨支撑植骨治疗颅底凹陷症并寰枢椎脱位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吴增晖;艾福志;马向阳;章凯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 寰枢椎脱位, 经口咽入路, 复位, 融合,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枢椎侧块关节牵开复位、三面皮质块状骨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3例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均有脊髓压迫症状.术前寰齿间隙(ADI)3.8~12.1mm (7.9±3.9mm),齿状突顶部与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DCL) 3.0~15.6mm (9.3±6.2mm),寰枢椎垂直脱位指数(VAAI)0.35~0.51 (0.46±0.07),颈髓延髓角(CMA)112°~145°(127°±13°),JOA评分7~10分.均采用经口咽寰枢椎侧块关节牵开复位、三面皮质块状髂骨支撑植骨、TARP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8~23个月,平均11.5个月,复查影像学评价寰枢椎脱位复位和脊髓压迫改善情况,采用JOA评分改善率对脊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在CT扫描图像上观察螺钉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10~185min (145±35min),出血量35~85ml(58±18ml).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66枚,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41枚,枢椎椎体螺钉25枚.术后钉道扫描显示,寰椎螺钉均位于侧块内,2枚逆向枢椎椎弓根螺钉偏外进入椎动脉孔,导致椎动脉孔闭塞,小脑缺血梗死,其余枢椎螺钉均无偏差.术后发生咽后壁感染1例,将钢板取出后改行后路手术获得愈合.术后CT重建图像显示陷入枕骨大孔的齿状突获得较理想复位,脊髓受压解除,ADI改善为0.2~4.5mm( 2.3±2.1 mm),VAAI改善为0.6~0.84(0.74±0.08),CMA改善为140°~178°(157°±15°),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骨块镶嵌在寰枢侧块关节间隙,术后6~11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术后患者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JOA评分恢复至13~16分(15.2±0.9分),末次随访时为13~17分(15.3±0.8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口咽寰枢椎侧块关节牵开复位三面皮质块状髂骨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有效方法,但有一定风险和难度,应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严格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下合理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