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
刘鹄;任明亮;王潇娉;杨睿;王鹏;李辉;刘冬斌;余嘉洪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免疫学特性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为进一步阐明AS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7例活动期AS患者(AS组),男34例,女3例,平均年龄(24.3±5.4)岁,HLA-B27均为阳性;4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D组),男43例,女6例,平均年龄(25.7±4.9)岁;其中HLA-B27阴性44例(HD1组),HLA-B27阳性5例(HD2组).从每例受检者髂后上棘穿刺采集骨髓组织,分离BMSCs,培养扩增至第3代,以l×l04/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100μ,l/孔,从第1天开始每日取3 孔进行细胞计数,共计12d,绘制生长曲线;每日取3孔经MTT处理后测定吸光度值,绘制细胞活力曲线,观察BMSCs的生物学特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受检者BMSCs的细胞表面表型.将第3代BMSCs细胞接种于U形底96孔板,培养4h后使用60Co照射30Gy;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细胞培养液,计数后按BMSCs:PBMCs 1∶20、1∶10、1∶5、1∶2、1∶1的比例接种于已接种BMSCs的96孔板,共培养5d,观察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情况;同样获取PBMCs,计数后同样以5个比例接种于96孔板,加入植物血凝素(PHA)4μg/m1,充分接触后共培养5d,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情况.对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S组、HD1和HD2组第3代BMSCs体外培养1~12d时的增殖能力、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细胞表面表型均为高水平表达CD105、CD73和CD90,不表达CD45、CD34、CD14和HLA-DR.HD1组和HD2组BMSCs与不同比例PBMCs共培养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S组与H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但其免疫调节功能明显下降,其可能在AS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