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胸椎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贺聚良;肖增明;杨立井
关键词:上胸椎, 前路, 逆向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摘要:目的:通过放射解剖学研究及标本上的模拟手术操作来验证上胸椎(T1~T4)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放射科CT数据库中选取40例层厚为0.625mm的正常上胸椎薄层CT扫描数据(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39.7岁),对数据进行MPR重建,在每侧椎弓根轴心上选取其横切面和矢状面进行观察和测量,测得每侧椎弓根的横径、高度、横切面进钉点距离、进钉角度、矢状面进钉点距离、进钉角度、钉道长度,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选取10具(男5例、女5例,年龄不详)完整的成人上胸椎防腐标本(包括C7~T6),外观无畸形和破损,完整保留T1~T4两旁肋椎关节及椎旁软组织,于椎体前方逆向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X线透视、CT扫描、剖面观察、测量,参照Rao等的椎弓根螺钉穿破分级标准对置钉优良率进行评测。结果:T1~T4椎弓根横径逐渐减小8.14~3.47mm;椎弓根高度逐渐增大6.89~10.29mm;横切面进钉角度逐渐减小32.96°~11.64°;横切面进钉点距离逐渐增大1.80~5.50mm;矢状面进钉角度逐渐增大104.95°~115.74°;矢状面进钉点距离逐渐增大5.95~8.76mm;钉道长度32.95~35.96mm。 T3、T4椎弓根横径过于细小,不适合逆向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但在T3、T4逆向置入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是可行的。 T1、T2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的规格为:直径4.0mm、长度35mm左右,T3、T4前路逆向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的规格为:直径5.0mm、长度35mm左右。在10具上胸椎标本上共置钉80枚,根据Rao等的椎弓根螺钉穿破分级标准,总体优良率达90%,其中椎弓根侧壁穿破小于2mm未造成脊髓压迫的共7枚;椎弓根内侧壁穿破距离在2~4mm的共有5枚,分别为T1椎体1枚,T3椎体1枚,T4椎体3枚,有不同程度脊髓压迫;椎弓根内侧壁穿破距离大于4mm的2枚,其中T2椎体1枚,T4椎体1枚,脊髓受压严重;T2椎体有1枚椎弓根外侧壁穿破。结论:T1、T2椎体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和T3、T4椎体前路逆向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内固定技术可达到双皮质固定的目的,但其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