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年第07期

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萧霖;曾岩;陈仲强;于淼;袁磊;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

关键词: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发生率, 退变性腰椎侧凸
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长节段(≥5个椎体)固定融合手术、年龄≥45岁、随访时间≥2年的DLS患者共60例.将随访时出现HK的患者纳入PJK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用单变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个体资料、手术资料和影像学参数间的差异,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个体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和T-值.手术资料包括固定融合椎体数、上端固定椎(UIV)位置、下端固定椎(UIV)位置、截骨操作和椎间融合.影像学参数包括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F)、骶骨倾斜角(SS)、总矢状位序列(GSA)、矢状位平衡(SVA)和交界区后凸角(PJA,为UIV+1上终板与UIV下终板的夹角;PJA2为UIV+2上终板与UIV下1终板的夹角)等.结果:研究共纳入DLS患者60例,年龄63.2±6.4岁(45~74岁),术前Cobb角28.51°±10.94°(10.7°~55.1°),手术平均固定融合节段6.7±1.3个(5~9个).随访40.3±11.1个月(24~59个月),末次随方时11例患者发生PJK(PJK组),49例患者未发生PJK(对照组),PJK发生率为18.3%.与对照组相比,PJK组有更多的BMD<0.850g/cm2例数(100.0% vs 36.1%,P=0.005);更多的UIV位于T11-L1例数(100.0% vs 69.4%,P=0.030);更多的术前PJA1>9°例数(45.5% vs 10.2%,P=0.013)、术前TLK≥15°例数(63.6% vs 22.4%,P=0.012)、术前SS<25°例数(90.9% vs 46.9%,P=0.016)、术后即刻PJA2≥5°例数(100.0% vs 46.9%,P=0.001)和术后即刻PJA2增长≥3°例数(90.9% vs 46.9%,P=0.016). 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PJA1>9°(OR=19.432,P=0.017)、术前SS<25°(OR=23.131,P=0.022)和术后即刻PJA2增长≥3°(OR=22.382,P=0.025)为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JA1>9°、术前SS<25°和术后即刻PJA2增大≥3°是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BMD<0.850g/cm2、UIV位于T11-L1、术前TLK≥15°和术后即刻PJA2≥5°是发生PJK的潜在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