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年第12期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

王玉;刘臻;孙旭;李洋;王斌;钱邦平;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 腰骶部, 半椎体, 短节段固定, 冠状面平衡, 矫形效果
摘要:目的:评估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随访5年以上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手术时年龄3~13岁(8.4±2.9岁).半椎体位于L4/5 11例,位于L5/S1 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局部侧凸角、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躯干偏移和矢状面上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平衡距离(SVA),对冠状位平衡状态进行分型;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0~13.0年(6.5±2.4年),固定节段2~4个(2.9±0.6个)椎体.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冠状面平衡状态A型5例,B型6例,C型10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有显著性改善.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为24.5±14.2mm,术后矫正至14.6±11.9mm (P<0.01),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和11.9°±6.5°,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 °,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 °±4.0°、3.8°±4.2°,与术后即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矢状面上,术后及随访时的局部后凸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SVA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螺钉切割,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个月后完全恢复.2例代偿弯进展,1例行翻修手术.结论:继发于腰骶部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可明显矫正腰骶部原发畸形,改善近端代偿弯及冠状面失平衡,并且矫形效果在远期随访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