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脊柱皮质骨螺钉固定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陈超
关键词:
摘要:脊柱外科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是一大功臣,其置钉技术、应用范围、螺钉的丰富程度都非常成熟,至今仍是一种主流技术.但椎弓根螺钉钉道全程基本均被松质骨包围,在骨质疏松甚至仅为骨量下降的情况下,其把持力便得不到保障;而受限于钉道本身的解剖学特点,置钉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也始终无法避免.这使得经典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固定需求.2009年,Santoni等[1]提出了腰椎皮质骨钉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的概念.相比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CBT技术拥有很多理论上的优势[2],包括神经损伤风险低、创伤小,特别是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时稳定性更高等,在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生物力学、技术细节、适应证范围和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笔者就此进行全面综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