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和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中心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国内各权威数据库收录。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2003年已改为月刊,2006年内文增至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泌尿科、肿瘤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研究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02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27/R

邮发代号: 82-4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3027/R
  • 国内刊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05首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研究进展

    椎弓根螺钉(pediclescrew,PS)固定技术是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显著的进展.近年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脱位、脊椎滑脱和退变性椎间盘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极大地推进了脊柱外科的进展.胸椎作为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和解剖结构都有较大的特殊性,椎弓根矢状径、横向宽度及矢状面角度变化较大,而且其周围有较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后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董献成;荆鑫 刊期: 2008- 01

  • 颈椎病外科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的进展

    随着颈椎病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相应的疗效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颈椎病外科治疗后颈椎的生理功能、脊髓和神经功能、日常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疗效判断、临床研究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包括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体现了对颈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社会......

    作者:周非非;孙宇;党耕町 刊期: 2008- 01

  • 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脊髓及/或延髓的退行性疾病,是以充满液体的异常空腔为特征的脊髓内异常液体积聚状态.常见于颈段,在某些病例可向上延伸至延髓和脑桥(延髓空洞症).多伴随颅颈交界畸形如Arnold-Chiari畸形(ACM),也可由外伤、感染及肿瘤引起.脊髓空洞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定论,以Gardner的脑脊液冲击学说和Williams的颅内与椎管......

    作者:李洪珂;王文军 刊期: 2008- 01

  • Chiari畸形后路减压手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ArnoldChiari畸形(ArnoldChiarimalformation,ACM),也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1].Chiari畸形的手术目的是解除颈枕部组织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动力学,缓解脊髓空洞[2].我院1998年1月~2006年6月共手术治疗Chiari畸形154例,对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国;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刊期: 2008- 01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我们的未来?

    尽管颈椎前路融合术是20世纪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和不稳定可以造成原有的症状复发或加重,已经成为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远期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融合后手术节段获得的是一种非生理状态的稳定,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颈椎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出现退变加快,一些患者甚至需要再次接受相邻节段的融合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代......

    作者:孙宇 刊期: 2008- 01

  • 关于颈椎非融合手术治疗

    减压后使用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肯定的效果,单节段融合率可达95%以上.然而从理论上讲,融合术后必然会造成相邻节段所承受的应力增加,从而加快相邻节段退变.虽然有学者认为相邻节段退变只是遗传上具有易患性的患者自然病程的一部分[1、2],但是椎间盘切除后保护脊柱功能单位的运动和非融合技术仍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作者:陆瓞骥 刊期: 2008- 01

  • 颈椎融合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存在的问题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伤病的常用术式,临床报道优良率达70%~90%.长期观测表明,ACDF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作者:金大地 刊期: 2008- 01

  • 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价值

    脊柱退变性疾病,尤其是严重的颈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引起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和脊柱畸形等,导致神经压迫,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需行手术治疗.目前,对这一类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脊柱减压融合术和非融合术.近年来,关于脊柱减压融合术和非融合术在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中的价值存在较大争论.......

    作者:侯铁胜 刊期: 2008- 01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相对于传统前路融合手术的优势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指征和单间隙、双间隙神经根型和/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DF手术的选择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均可以取得满意的脊髓或神经根减压效果,所不同的是减压以后采取置换还是融合.颈人工椎间盘设计的目标是恢复、维持椎间盘切除术后颈椎的正常活动度,进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与ACDF手术相比,具......

    作者:王岩 刊期: 2008- 01

  • 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discreplacement或totaldiscarthroplasty)作为当今具代表性的颈椎前路非融合技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作者:刘忠军;党耕町 刊期: 2008- 01